2026年美加墨世界盃將於明年六月登場,日前國際足總已公布購票流程。
2026年世界盃的門票將分三階段開放購票,前兩波購票僅能購買單場、特定城市的一組門票或特定球隊的三場小組賽門票,購買前兩項的球迷將無法知道會是哪個球隊的對戰組合。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首波自9月10日起至9月19日,開放持有 Visa 信用卡者申請抽籤,國際足總預計於9月29日通知中籤者,中籤者可於10月1日起在特定日期和時間段購票。第一階段預計將發售約100萬張門票,佔賽事總門票的15%。
第二階段同樣採抽籤制,但不限定信用卡。待12月5日抽籤確定分組和主辦城市後,將再進行第三階段購票,在此階段購票者將可選擇特定的比賽場次,先到先得,且屆時將依市場供需採動態定價機制。為了避免黃牛,國際足總也將推出自製的轉售平台。
Your journey to the #FIFAWorldCup starts here! 🌍⚽ Open to Visa cardholders 18+.No purchase necessary.Enter Sept 10–19 via link below.Winners allocated a time slot to buy tickets (subject to availability) with a Visa card.
— FIFA World Cup (@FIFAWorldCup) September 10, 2025 上週三,國際足總正式開啟了世界盃門票的首波 Visa 預售抽籤,短短24小時內,湧入來自210個國家的150萬份申請,許多球迷等了超過一個小時曾成功進入申請頁面,也有球迷登入網站時顯示「400-錯誤訊息」。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提高中籤機率,許多球迷攜家帶眷都註冊了國際足總的帳號,但事後才知道一戶僅限抽一張門票。然而,這裡的每一戶如何認定?住在一起的室友是否會被認定為來自同個家庭?又若國際足總判定多個帳號來自同一個家庭,會如何處理?是以第一份申請為主,抑或相同家庭的帳號會被直接排除在抽籤池中?
由於國際足總第一時間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導致有些人因此決定自行取消申請,一段時間後,國際足總才告知一個積極關注此議題的內容創作者 Travel Futbol Fan,提交多份申請的家庭無需採取任何行動,國際足總只會考慮第一份申請,他們將會透過信用卡、姓名和聯絡資訊來判斷,沒有血緣關係的同住室友都各自享有抽票的權利。
許多球迷對於國際足總模糊的規則感到不耐,根據《The Athletic》的報導,有球迷抱怨,國際足總在YouTube上發布的「Visa預售抽籤說明」影片指出,每戶家庭每場比賽最多可以購買四張門票。受訪者表示:「我認為大多數的人對於每戶限購一張門票都沒意見,但是——直接告訴他們就行了,我想這就是他們沮喪的根源。」
Those unaware, FIFA hid a restriction in their documentation about 2026 World Cup Visa Presale tickets. Only ONE entry per household. FIFA reserves right to disqualify entries that violate terms. Received email confirmation. Will they do it? 🤷♂️ https://t.co/TbH1HG6Kil pic.twitter.com/mPBsn9xVCI
— The World Cup Guide (@World_Cup_Guide) September 14, 2025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際足總參考2018及2022年兩屆世界盃的每場次平均購票量(分別是2.2及2.8張),訂出購票規定——明年世界盃每個家庭每場比賽最多可購買4張門票,本屆賽事104場比賽,每個家庭最多可購買40張門票。
然而,對於五人以上的家庭,以及希望一起觀看比賽的團體來說,這項限制已成為一個障礙。依2024年的人口普查報告,光美國就有1,170萬戶五人以上的家庭。對此,國際足總表示可參考特殊的款待方案(hospitality packages),但該方案最低價是每人1,400美元。
目前大多數門票價格尚未公佈,但國際足總透露,決賽下層看台的門票起價為6,730美元,小組賽階段最便宜的門票起價則為60美元。
運動專欄作家 David Skilling 分析,美國多年來一直被定位為足球運動待開發的最後邊疆,美國職業足球大聯盟(MLS)在此穩步發展,而緊接而來的美加墨世界盃,則將代表著另一個的引爆點。1990年的義大利世界盃展現了一個國家在魅力與低效之間左右為難的矛盾;2010年的南非世界盃則展現了民族自豪感與貧富差距的雙重特徵; 2022年卡達世界盃引發了全球關於人權和賽事成本的爭論。接下來的2026年世界盃,或許將揭示北美的裂痕和優勢:其城市規模、關於移民的辯論、媒體集團的影響力,以及運動與這個多元化區域身份認同的交織方式,而票價、旅行成本和後勤將決定這個全球足球盛典最終的觀眾人數。
作為美加墨世界盃的預演,今年在美國舉行的世俱盃已暴露出北美舉行大型足球賽事的潛在問題——高溫、低票房、交通不便,上述問題都考驗著國際足總及主辦國,如何將這四年一度的盛會好好地運作下去。
延伸閱讀:
高溫、低票房、交通不便:世俱盃問題頻傳,美加墨世界盃準備好了嗎?
酷暑籠罩世俱盃!球員備受煎熬:「我只踢了半場,但我感覺自己快要死了」
封面取自 Unsplash 圖庫,攝影師為 Nathalia Segato。